SD-WAN与SASE对比有什么区别?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?

juan 的头像

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,业务云化和移动办公成为新常态,传统的网络与安全架构面临巨大挑战。SD-WAN作为广域网革新的关键技术,解决了分支互联的效率问题,但它主要专注于网络层面。而Gartner在2019年提出的SASE 模型,则代表了更深层次的架构融合。它们并非简单的竞争关系,而是网络与安全演进道路上的不同阶段与形态。简单来说,SD-WAN是一种解决方案,而SASE是一种架构理念。本篇内容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两者的区别与联系。

一、SD-WAN与SASE的基本概念

1. SD-WAN(软件定义广域网)

如前文所述,SD-WAN是一种专注于广域网连接、管理和优化的技术。其核心价值在于:

智能路由:根据应用策略和实时网络状况,智能选择最佳传输路径。

混合链路支持:统一管理MPLS、互联网、无线等多种网络连接。

提升体验:保障关键应用(尤其是云应用)的性能和可靠性。

简化运维:通过中央控制器实现站点的集中管理和零接触部署。

SD-WAN主要解决的是“如何更高效、更可靠地将分支机构连接到总部、数据中心和云”的问题。 虽然它具备基础的加密能力,但其核心职责是网络连接。

2. SASE(安全访问服务边缘)

SASE是一种云原生的架构框架,它将全面的网络安全功能广域网能力深度融合,统一作为一个服务交付。

SASE的核心思想是:无论用户、设备或分支机构在何处,无论他们需要访问何种资源(总部数据中心、公有云、互联网或SaaS应用),都应该通过一个统一的、基于云的服务平台进行连接和安全检查。

SASE将网络(SD-WAN是其关键组成部分)和安全(如FWaaS、SWG、CASB、ZTNA等)从硬件盒子中解耦出来,转化为一个全球分布的云服务。

二、SD-WAN与SASE核心区别分析

对比维度SD-WANSASE
核心范畴网络技术融合架构(网络 + 安全)
核心目标优化网络连接性能和可靠性提供统一、一致的安全性和访问体验
安全能力基础或外挂式安全:通常提供IPSec加密,高级安全需额外部署硬件或与第三方防火墙集成。原生集成式安全:将FWaaS、SWG、CASB、ZTNA等安全能力作为服务内建,无需额外设备。
架构形态设备为中心/本地部署:在分支机构部署物理或虚拟的CPE设备。云原生/服务化:能力由全球边缘节点云提供服务,用户端只需轻量级代理或客户端。
身份驱动地址驱动:策略通常基于IP地址、子网或地理位置。身份驱动:策略的核心是基于用户、设备身份和上下文,与IP地址无关。
服务边界主要覆盖分支机构到数据中心/云的连接。覆盖所有边缘:包括分支机构、移动用户、居家办公者、云 workloads 和物联网设备。

核心区别总结:SD-WAN好比是修建了一个智能的“高速公路系统”,解决了交通效率问题;而SASE则是在这个高速公路系统的每一个出入口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、智能的“综合安全检查站”,它不仅管交通,更负责对所有乘客(用户)和货物(数据)进行彻底、一致的安全审查。

三、应用场景对比

SD-WAN的典型应用场景

分支机构和总部互联优化:代替昂贵的MPLS专线,提升各站点间应用访问速度。

云应用加速:解决分支机构访问公有云和SaaS服务(如Office 365. Salesforce)的延迟和丢包问题。

提升网络可靠性:通过多链路互备,确保单个线路故障时业务不中断。

简言之,SD-WAN主要服务于“固定地点”的网络互联需求。

SASE的典型应用场景

安全的混合办公:为居家、移动、出差的员工提供与办公室一致的安全访问体验,无论他们访问公司内网还是互联网。

“零信任”网络访问:基于用户身份和设备合规性,动态授予最小权限的访问权限,替代传统的VPN。

简化分支IT:分支机构无需部署和维护复杂的防火墙、网页过滤等安全设备,所有流量就近上云进行安全检查和转发。

统一的云安全治理:对所有用户访问云应用(如Box, Dropbox)的行为进行可视化和安全控制,防止数据泄露。

简言之,SASE服务于“任何地点、任何设备、访问任何资源”的全局性安全连接需求。

四、技术架构对比

SD-WAN的技术架构

核心组件

SD-WAN边缘设备:部署在每个分支机构。

网关:可能部署在数据中心或云端,用于集中流量汇聚和策略执行。

** orchestrator/控制器**:用于集中管理和配置。

数据流向:分支机构流量 -> 本地SD-WAN设备 -> 智能选路 -> 通过互联网或专线到达目的地(数据中心/云)。对于高级安全,流量可能需要被“绕回”到中心防火墙。

SASE的技术架构

核心组件

全球边缘接入点:分布在全球的POP点,集成了网络和安全栈。

轻量级客户端/代理:安装在用户设备或分支机构设备上,负责将流量导向最近的SASE POP点。

统一策略引擎:在云端的中央管理平台,定义基于身份和上下文的统一策略。

数据流向:用户/分支流量 -> 轻量级代理 -> 就近接入最近的SASE POP点 -> 在POP点内完成所有必要的安全检查和策略执行 -> 通过SASE骨干网高效地将安全流量送达目标应用(企业内网、云或互联网)。

架构总结:SD-WAN的架构是“星型”或“网状”的,以数据中心为中心或通过网关互联。而SASE的架构是“网状云”的,以全球分布的POP点为中心,所有边缘都直接连接至云安全平台。

五、各自的优缺点对比

SD-WAN的优缺点

优点

专注网络性能:在优化链路利用率和应用体验方面非常出色。

技术成熟:市场接受度高,解决方案丰富。

保护现有投资:可以与现有安全设施协同工作。

SASE的优缺点

优点

统一安全性与策略:提供全面、一致的安全防护,简化策略管理。

极致用户体验:用户无论身在何处,都能就近接入,获得低延迟、安全的访问体验。

天生支持移动和云:架构原生为移动办公和云访问设计。

降低TCO:以服务形式订阅,减少了硬件采购和维护成本,提升了运营效率。

缺点

技术和服务成熟度:作为较新的模型,不同供应商的方案成熟度和完整性差异较大。

总结

特性SD-WANSASE
本质网络优化技术融合性架构与服务
核心价值连接、性能、可靠性安全、访问、体验的统一
关系SD-WAN是SASE架构中实现高效广域网连接的核心组成部分

两者的联系:

SD-WAN和SASE是紧密关联的演进关系。可以理解为:SD-WAN是SASE的“基石”和“先驱”。它成功地解决了广域网的连接问题,为企业上云铺平了道路。但随着边缘的爆炸式增长,企业发现仅有高效的连接(SD-WAN)是不够的,安全必须与网络同步演进,并深度融合。

SASE是SD-WAN的自然演进和超集。它并非要取代SD-WAN,而是将SD-WAN的网络能力与云原生安全能力结合,形成一个更完整、更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解决方案。对于企业而言,部署SD-WAN是网络现代化的第一步,而拥抱SASE架构,则是迈向全面数字化转型和“零信任”安全框架的必然未来。

最后,如果需要SD-WAN组网可以找我们OSDWAN,OSDWAN是国内专业的跨境网络服务商,为出海企业提供合规、高速、稳定的网络解决方案。

它支持硬件、软件方案灵活部署,在全球拥有50个数据中心节点,POP节点超过200个。

提供多种收费模式,性价比高,并且适用于多种场景,比较跨境办公、分支组网、社媒运营、跨境直播等场景。

并且OSDWAN做的是跟移动联通营业厅一样的SD-WAN,正规稳定。同时提供软件和硬件两种接入方式,简单方便。

如需采购我们的OSDWAN加速产品,建议扫码联系我们顾问了解产品详情,申请免费试用,还可以领取优惠哦~

服务热线:17357178761,欢迎来电咨询,微信同号。

点此咨询客服了解详情,申请免费试